党建工作
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联合工学部电子信息科教中心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弘扬五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

2025年4月27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联合工学部电子信息科教中心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弘扬五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主题党日聚焦五四运动的深远意义,深入探讨其对中国发展道路选择的关键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卢凤华、工学部电子信息科教中心学生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常森峰以及两个党支部党员参加。

活动伊始,白贵一教授作为主讲人,系统阐述了五四运动对青年的影响,促使青年知识分子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使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的历史必然。第一,白贵一教授梳理了近代中国面临的大变局,从政治结构、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变革等角度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及其对落后国家的殖民压迫。他指出,资本主义的逐利本质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但也加剧了不平等。在此背景下,中国如何探索独立自强的发展道路成为关键问题。第二,他谈到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思想觉醒。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为中国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复兴。尽管历程曲折,但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三,白教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 等理念的契合点,以及其如何引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助力国家建设、解决社会问题。

随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党支部支部书记卢凤华在总结中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认为其不仅塑造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也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她表示,本次活动兼具知识性与现实意义,为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视角。

最后,电子信息科教中心学生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常森峰结合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精神,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指出新时代党员要深入学习中国精神,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两个党支部今后能开展更多类似的系列活动,加强合作,共同挖掘和传承历史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本次共建活动通过回顾五四运动与中国道路的选择,深化了与会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认识,深化了与会者的爱党、爱国情感,激励着师生们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地址:郑州市紫荆山南路666号(南校区)

版权所有  黄河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