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干事、原理教研室教师卢天华,作为2024年度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技能“大比武”“原理”课一等奖获得者,应邀参加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的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这是卢天华老师应邀参加2024年12月11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河南省)举办的2024年秋季学期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第四次集体备课活动教学展示之后,再次应邀在河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集体备课活动中进行教学展示。

卢天华老师教学展示的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这一选题不仅紧扣时代脉搏,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守正创新。在展示中,卢天华老师沿着“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否改变了剩余价值的源泉—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线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人工智能时代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始终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她还结合特斯拉“黑灯工厂”的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如何导致不变资本的膨胀和可变资本的转型,强调技术进步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引导学生认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坚定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理论自信。